近日,以“人工智能驱动绿色低碳水处理中的关键核心问题”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Y12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成功召开。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王进教授、罗玖副教授参加会议,其中罗玖副教授作为本次大会的六位执行主席之一参与了会议的组织。

(其中左4为罗玖副教授)
王进教授作了题为“边缘计算赋能的水处理数字孪生:实时建模与自主优化”的专题报告,针对传统云计算实时性不足与数据安全隐患,提出构建“边缘感知—云端训练—双向优化”的云边协同架构。通过边缘轻量化模型实现实时推理,结合云端数字孪生平台进行全局优化,已在无人机河道巡检、污染源红外监测等场景成功应用。该方案显著降低系统能耗与传输成本,并通过国产化软硬件保障数据安全,为水处理行业向实时精准、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罗玖副教授作了题为“下一代超高通量反渗透淡化膜系统多尺度智能设计”的专题报告,重点探讨了超高通量膜系统优化中的多尺度建模与AI融合新范式。针对高通量膜材料引发的浓差极化与膜污染问题,研究团队构建了“高性能计算+AI”的协同设计框架。通过耦合计算流体力学仿真与深度学习代理模型,实现了从膜组件结构到系统工艺的多尺度协同优化。进一步开发了基于傅里叶神经算子与物理信息深度学习等方法的智能求解器,实现三维多物理场仿真模型计算速度数量级提升。相关研究确立了机理模型与数据驱动深度融合的技术路径,为水处理领域从组件设计到系统优化的全链条创新提供了全新思路。

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自1992年发起以来,得到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多部委联合支持。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本次会议获《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