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首届“智慧树杯”全国智慧课程创新大赛(课创赛)中,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王进教授牵头与世纪互联集团、中关村超互联新基建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中关村超互联联盟”)合作开设的《“X+ai”人工智能基础》通识课程荣获特等奖。这一成绩不仅是对学院团队教学创新能力的充分认可,更是我院践行“面向未来、交叉融合、产教协同”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

王进教授团队表示,该课程体系以“产教盟”深度融合为特色,联合企业世纪互联集团和产业协会中关村超互联联盟,结合AI前沿技术与产业真实案例,建设了包含4大知识模块和1个创新比赛模块的课程内容,产业导师授课率超过70%,旨在夯实学生AI知识、提升AI能力、形成AI素养,有力支撑AI+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学院与世纪互联、中关村超互联联盟深化战略合作,以“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为核心,构建起全方位合作生态:联合成立超互联城市智能经济联合体苏州大学节点,搭建高水平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科研平台,共同打造“X+ai”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育人项目;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教学机制,线上依托智能学习平台破解大班授课“因材施教”难题,线下通过企业专家讲座、AIGC 作品展示、AI 创新比赛等多元形式,实现“理论学习—技术感知—实践应用” 的无缝衔接;同步联合设立 AI 创新教育基金,将产业前沿资源、尖端技术及实战项目精准嵌入人才培养全链条,成功推动 AI 技术与专业教育从简单叠加到深度耦合的范式升级,有效破解传统教育“学用脱节”痛点,培养出一批兼具扎实专业功底、创新实践能力与广阔产业视野的复合型人才,为学院学科提质升级和企业核心人才储备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获奖,是学院重视课程创新与教学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更是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的新起点。未来,学院将始终坚守“面向未来、面向国际、面向产业”的办学定位,以更多教学创新成果推动课程体系升级,以更深层次产教融合链接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着力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为教育强国与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具担当的“苏大智慧”与“学院力量”。


赛事情况
据悉,首届 “智慧树杯” 全国智慧课程创新大赛(课创赛)由智慧树平台主办,面向全国高校教师及教学团队,旨在推动全国高校课程创新与教学改革。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份、近400所院校的1500余份参赛材料,历经形式审核、初赛、复赛多轮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特等奖 62 个(获奖比例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