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化校地协同创新机制,2025年10月24日下午,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与吴江区八坼街道党工委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联组学习,以联学互鉴筑牢合作根基,以双向赋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吴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方贤实,学院与八坼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区委巡学旁听组成员及八坼商会代表共同参与此次学习会。学习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贝贝主持并领学。

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王进,八坼街道党工委委员张峰、八坼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顾俊,八坼商会代表金方荣分别围绕学习主题作交流发言。王进表示,学院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人工智能+”战略为引领,通过深化“交叉融合+产业赋能”学科建设、实施“引育并举+能力适配”人才策略、打造“普惠共享”AI创新港等方式,积极对接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表示将持续厚植师生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以“新工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力量。
八坼街道党工委书记李静宇表示,校地联动、双向赋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也是八坼街道最独特、最宝贵的发展优势。自苏州大学未来校区2022年入驻以来,街道推动校企校地深度融合取得丰硕成果。建立“校地村企”四方共建机制,有效整合高校、商会、企业及乡村资源,不断拓宽校地合作路径。聚焦苏大师生和辖区群众实际需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以渐进式、小规模的方式推进镇区微更新,持续优化城镇整体风貌,提升镇区发展活力。八坼街道将以此次联组学习为新起点,进一步加深大学与街道及村落的有机融合,在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社会治理等领域探索更多可能性,为街道高质量发展集聚强劲动能。
学院党委书记吉伟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作为扎根吴江、服务长三角的高校院系,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始终将“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区域产业”作为重要使命,以“新工科+”“人工智能+”为学科引擎,以产业链党建为纽带,构建起“党建引领、学科支撑、校企共生”的协同发展机制。学院通过与40余家领军企业合作,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在联合培养拔尖人才、引育高层次创新团队、攻关核心技术及成果转化、发挥高校智库作用等方面取得扎实成果。下一步,学院将以此次联学为起点,筑牢“党建链”,与八坼街道、商会企业共建“校地党建共同体”;建强“人才链”,定向培养懂技术、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激活“创新链”,组建跨学科团队解决地方与企业实际难题。把“高校智慧”“企业活力”“街道实践”拧成一股绳,在服务吴江高质量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征程中,贡献更多“未来”力量。